有一位心理学家曾说:“冷漠是人类天生携带的一种心理防御机制,用以提醒人们规避某些麻烦。”
一个人内心的能量是有限度的,如果一味的消耗自己,去照顾别人的感受,那么时间久了,就只会让自己不堪重负。
只有学会“间歇性冷漠”,先照顾好自己,才能有余力去照顾别人。
共情力强的人,总是能够轻易地捕捉到对方的情绪,并且给予对方最合适的安慰。
但是,一个人所能承受的“外来情绪”是有限的,一旦超过了这个限度,就会让自己处于崩溃的边缘,从而导致生活与工作失去平衡。
面对他人频繁的“抱怨”与“倾诉”,有的人总是不好意思拒绝,只会让自己苦苦撑着。
真正在乎你的人,会考虑你的感受,不会强迫你超负荷的去共情;而不在乎你,只知道消耗你情绪价值的人,又何必不好意思拒绝呢?
其次,除了明确的拒绝,也可以采取“敷衍”的方式,来回应对方。
当对方得不到自己所期待的安慰时,便会去寻求其他更佳的“倾诉”对象。
适度共情,可以令关系更加亲密;过度共情,只会过早的透支了自己。
三毛说:“不要害怕拒绝他人,如果自己的理由出于正当,当一个人开口提出要求的时候,他的心里根本预备好了两种答案。
一个人如果总是喜欢“打肿脸充胖子”,来维持自己“热情”的形象,那么,时间久了,就会令别人对他的实力,产生错误的估计。
等到有一天,他实在撑不下去了,选择了拒绝,很可能便会招来别人的怨恨。
在自己状态不好的时候,如果有人提出请求,也可以说明自己的情况,明确拒绝。
其实,很多时候,为难我们的,不是别人,恰恰是我们自己。
我们要求自己要善解人意,要热情大方,最终,却让自己白白受了太多委屈。
一个人如果连自己的“一亩三分地”都没管好,却“责任心”泛滥,频繁的去当别人的“帮手”,那么,就只会把自己的生活,弄得一团糟。
然而,很多敏感的人,往往会压抑自己“独处”的需求。
他们担心自己的离开,会给他人留下自己“冷漠”、“不合群”的印象。
结果,在长时间的社交活动后,他们往往身心疲惫,甚至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来调整自己的状态。
当他们大方地说出自己“独处”的需求后,旁人往往也会给予理解。
生活中,我们会发现,有的人越聊天越有活力,这样的人,便是从外界获取能量;
而有的人虽然也能够从聊天中获得乐趣,但是,时间一长,他们便需要独处来补充能量,这样的人,便是从内在获取能量。
一个人只有认清自己,顺从自己的本性去做事,才能活得轻松、快乐。
“间歇性冷漠”不是对他人不管不顾,而是为了先处理好自己的情绪。